2019-03-06 法律服务网 211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自3月1日起施行,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建筑工人管理,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这一管理办法开始试行后将对建筑企业和工人带来哪些影响呢?
随着《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的施行,建筑企业所招用建筑工人的从业、培训、技能和权益保障等都将以真实身份信息认证方式进行综合管理。
《办法》的最大亮点在于,全面实行建筑业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建筑企业应与招用的建筑工人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对其进行基本安全培训,并在相关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上登记,方可允许其进入施工现场从事与建筑作业相关的活动。
《办法》实施之前,建筑市场用工较为混乱,一般建筑企业会转包、分包给包工头,而企业与包工头招用的农民工很难被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一般为雇佣关系,建筑企业一般就是按照规定按项目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实践中也有一些建筑企业存在多次违法转分包的情况,包工头招用农民工不规范,农民工仅凭招工时的口头协议讨薪维权道路困难。
针对建筑工人工资支付,《办法》要求,建筑企业应依法按劳动合同约定,通过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按月足额将工资直接发放给建筑工人,并按规定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设置“建筑工人维权告示牌”,公开相关信息。
《办法》要求,建设单位应按照工程进度,将建筑工人工资按时足额付至建筑企业在银行开设的工资专用账户。《办法》的严格实施,将有助于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工伤赔偿等问题,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强化。
《办法》的实施除了强化保障农民工权益外,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1. 建筑企业与工人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依法缴纳社保、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支付加班待遇、安排年休假、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或违法解除的赔偿金等,建筑企业的用工成本增加。
2.建筑企业需要配备管理人员。对建筑工人进行劳动合同签订、安全培训、实名制信息采集登记、考勤、工资支付等劳动用工管理,管理成本和难度加大。
3. 建筑工人工资应当按月足额发放。建筑企业或者分包单位能否及时收到工程款是按月足额支付工资关键,建筑企业的月结算方式,给企业的流动资金也带来了影响。
4.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登记。建筑工人的信息录入实名制管理平台,实名制信息可作为有关部门处理建筑工人劳动纠纷的依据,企业将很难逃避法律责任。
随着《管理办法》的实施和落实,建筑企业还需结合《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及《管理办法》的要求及时作出调整来应对。一些不具备资质的包工头,也将被劳务公司取代。《办法》实施后在实践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还需要各有关部门应制定激励办法,来解决建筑领域用工带来的问题。
公众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