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6 法律服务网 3418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主要是为了方便企业和群众,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路”。全国各地均把“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竞相推出新招实招。如,浙江推进“最多跑一次”,江苏开展“不见面审批”,广东实施“一门一网式”五级联动,北京推行“一网通办”等。
“企业群众少跑路”——
一、一网
按照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要求,加快建设国家、省、市三级互联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体系,推动政务服务“一次登录、全网通办”,大幅提高政务服务便捷性。一是要整合构建全国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二是要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三是要拓展政务服务移动应用。
二、一门
以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为目标,大力推行政务服务集中办理,实现“多门”变“一门”,促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集成融合,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一是要推动实体大厅“多门”变“一门”。二是要推动线上线下集成融合。
三、一次
以企业和群众办事“少跑腿”为目标,梳理必须到现场办理事项的“最多跑一次”目录,精简办事环节和材料,推动政务服务入口全面向基层延伸,力争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一是要大力推进减材料、减环节。二是要推进“最多跑一次”向基层延伸。
“数据多跑路”——
一、建立完善全国数据共享交换体系。
强化平台功能、完善管理规范,使其具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调度能力。并建立限期反馈机制。
二、加快完善政务数据资源体系。
遵循“一数一源、多源校核、动态更新”原则,各级政府要构建并完善政务数据资源体系,持续完善数据资源目录,动态更新政务数据资源,不断提升数据质量,扩大共享覆盖面,提高服务可用性。且要完善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机制。
三、做好政务信息系统改造对接。
按照谁建设系统、谁负责对接的原则,各级政务部门要加快改造自有的跨层级垂直业务信息系统,并与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数据互联互通,避免数据和业务“两张皮”,减少在不同系统中重复录入,提高基层窗口工作效率。
四、推进事中事后监管信息“一网通享”。
积极推进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息共享,依托“信用中国”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提供登记备案、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监督检查、质量抽检等信用信息查询和共享服务。
五、加强数据共享安全保障。
依法加强隐私等信息保护。研究政务信息资源分类分级制度,制定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提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安全防护能力。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风险评估和安全审查,强化应急预案管理。
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一网通办”的标准规范。
研究制定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共享的国家标准。加快完成电子证照库、人口综合库、法人综合库、公共信用库等规范编制工作,加快电子证照应用推广和跨部门、跨区域互认共享。
二、加快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各部门要抓紧梳理“互联网+政务服务”急需的以及与开展“一网通办”不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快推动立改废。推动制定完善信息保护的法律制度,切实保护政务信息资源使用过程中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研究制订政务服务事项电子文件归档规范,推动开展相关试点,逐步消除电子化归档的法规制度障碍。
三、建立监督举报投诉机制。
依托中国政府网及各地政府网站、各级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热线等,建立政务服务举报投诉平台,统一受理企业和群众对未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办事不便利等突出问题的举报投诉,并及时开展核查处理。
四、开展百项问题疏解和百佳案例推广行动。
开展百项问题疏解行动,聚焦企业和群众关注的身份和教育证明、商事服务、社保低保、就业创业、居住户籍等方面的堵点难点问题,形成分级覆盖、热点聚焦的百项问题清单,逐项研究解决。开展百佳案例推广行动,深入分析总结先进经验,统筹组织对口帮扶工作,推动百佳案例先进经验复制落地。
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要求,正努力建成覆盖省、市州、县市区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并逐步向各级开发(园)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截至到6月底,我省将实现省平台与所有市州对接;到12月底,完成省平台与各县市区对接,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达80%以上,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达60%以上。其中,将着力推进公安、工商、发改、住建、民政、人社、卫计、环保、安监、教育、科技等部门的重点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上办理。凡与企业注册登记、教育医疗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都要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众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