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6 法律服务网 1739
2018年3月26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虐待被看护人罪对携程亲子园工作人员郑某等8名被告人提起公诉。
(图片转载于:腾讯大家)
2017年11月初,携程托管亲子园教师打孩子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显示,教师除了殴打孩子,还强喂幼儿疑似芥末物。长宁警方于以涉嫌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对携程亲子园的三名工作人员依法予以刑事拘留;13日以涉嫌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对携程亲子园实际负责人郑某依法予以刑事拘留。
2017年11月15日,上海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认定这是一起严重伤害儿童的恶劣事件。11月16日晚,携程CEO孙洁做最终通报,两人力资源部副总裁被免职。12月13日,长宁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携程亲子园工作人员郑某、吴某、周某某、唐某、沈某某以涉嫌虐待被看护人罪批准逮捕。
随着公诉消息的发布,“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这一罪名再次走进公众视野。
什么是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
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是《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的一个罪名,在刑法第260条的基础上,将非家庭成员之间的虐待行为纳入了刑法保护的范围,从而加强了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权益的保障。
(图片来自于网络)
刑法加入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是为了保护谁?
设置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或者生活能力低下的人。
上海携程亲子园案中被害儿童均为三四岁的幼儿,属于没有独立生活能力、需要有人来看管照顾的人。
设置该罪,是为了规范谁的行为?
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或者生活能力低下的人,负有监护、看护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据媒体报道称,本案中的携程亲子园作为一家学前教育机构,家长将孩子全天放在亲子园托管,实施虐待的老师、保育员对于受害幼儿是具有监护、看护职责的,是符合本罪的犯罪主体构成要件的。
如何认定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
施虐行为需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实践中,办案人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判断,认定“情节恶劣”的标准:
1、行为人实施虐待行为的方式和手段
2、行为的次数
3、被害人数
4、行为持续时间的长短
5、行为对被害人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
此外,案发后相关证据的固定工作极其重要。
在加强儿童保护方面,事实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曾办理北京首例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检察官孙玲玲给出了几点建议:
其一,家长要增强保护意识。如今大多数的托儿所、亲子园、幼儿园都安装有监控录像,园区的监控录像有的家长们也基本都能同步观看。家长们查看发现如有发现虐待行为,及时保存证据。同时也要留意孩子们身上有无明显伤痕特征,孩子从园区归来有明显身体不适的,要及时就医,增强对幼儿的保护意识。
其二,加强对外包单位的监管。媒体报道称,携程公司设立企业内部托育点,委托《现代家庭》杂志社读者服务部日常运营管理,属于外包服务的行为。这里就存在对外包单位监管的问题,建议类似企业、单位加大对外包单位的审核力度、监管力度,避免素质能力不足的人进入幼儿教育事业队伍,掐断违法犯罪滋生的源头。
其三,建立健全行业机制。该行业的发展目前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经营资质问题、监管问题、安全问题等等,而一旦有事故发生,受害的一方往往是孩子。建议政府层面加强对幼儿看护行业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行业机制,引导托儿所、亲子中心朝着正规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综合:百度百科、中国普法
公众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