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法律服务网 > 法律资讯 > 篡改核酸检测报告回国?涉嫌故意犯罪!

篡改核酸检测报告回国?涉嫌故意犯罪!

2020-09-18 法律服务网 2140

【事件经过】

据中国驻菲律宾使馆微信消息,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近期根据国内通报,对从菲律宾回国的确诊新冠病例进行逐一复核和倒查。经查验,发现其中唐某、余某的原始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此二人通过篡改原始检测报告的方式,将阳性结果篡改为阴性,骗取核酸码乘机回国。

 

唐某、于某二人在明知自己确诊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病原携带者,仍持篡改的核算检测报告,骗取核酸码自菲律宾乘机回国。二人的行为对同航班的其他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健康安全造成很大的危害,也给国内防疫工作带来干扰。对于二人极不道德、极不负责的行为,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呢?

 

【律师说法】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之规定,唐某、于某二人明知其行为极有可能造成新冠病毒传播,仍然选择隐瞒事实登机回国,该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足以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若经防疫机关检测后,发现二人行为导致同航班乘客和机组人员感染新冠病毒的,则可依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之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事件评析】

随着国内疫情情况逐渐好转,在国外的公民想回国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因一己私欲,将核酸检测报告中的阳性修改为阴性并登机回国,那么这种行为不但违反了相关法律,还涉嫌犯罪,其主观恶意非常之大,对防疫成果也造成一定的威胁。

 

 

 

 

其他法律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