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8 法律服务网 1123
毕业生就业避坑指南:
1.警惕“高薪”招聘
应届生找工作,基本没有社会经验,碰到“高薪”、“低门槛”、“福利好”的招聘时,往往欣喜若狂,顾不上分辨其中的陷阱和漏洞。对应届生来说,各路求职网站的招聘信息鱼龙混杂,难以分辨真假,最好的求职渠道应该是校园招聘。
毕竟经过了学校是审核,不良企业进不来,减少了同学们的求职风险。
2.考公、考编要把握应届生身份
除了毕业当年属于应届毕业生,在拿到毕业证的两年内,没有就业,档案、党团关系等依然保留在毕业学校或各级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都可以按照应届毕业生对待。
3.不要被三方协议坑了违约金
在找工作的时候,有些用人单位为了控制招聘成本,常常会要求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一旦毕业生出现违约情况,将会面临一大笔违约金的赔偿。
所以在提交三方协议之前一定要问清楚!
4、签劳动合同时要确认工资待遇
签劳动合同需约定工资待遇、五险一金。合同上一般会写明试用期及转正工资:试用期工资不能低于转正工资的 80%,试用期不能超过 6 个月。
五险一金是企业职工应该享受的待遇,试用期就得开始交,说转正才交或者只交五险不交一金的大多是企业规模小,经营状况不好。
5、七天试岗不要去
大多刚毕业的同学,对就业都十分的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或者喜欢做什么,这时候碰到一些可以试岗的单位就心动了。
要记住,就算只工作了半天,用人单位也是要付钱的,否则的话就去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所以要试岗的单位尽量不去,如果要去,记得保留好打卡或工作记录。
6、离职不用领导批准
前面提到,劳动合同一般都会签一至三年。但签三年,不意味着一定要干三年,如果中途不想干了,要离职换工作,可以提前 30 天(试用期提前3天)跟单位提出。
如果确定好要离职,可以计算好时间去提交离职报告,注意这里是离职报告,不是离职申请,例如:
离职报告:我会在 30 天后离职,单位按照法律规定,30后天必须放你走。
法律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年修正)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第二十条: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第二十一条: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三十一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年修正)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公众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