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法律服务网 > 法律资讯 > 警惕微信“李鬼”

警惕微信“李鬼”

2019-04-28 法律服务网 1276

【前言】

“在?V我500?”河南许昌一男子突然收到微信好友发来的借钱信息,还用语音说了声“是我”,听到是好友本人,该男子马上把钱转了过去,然而后来核实时,朋友却直呼没有借钱,是自己的微信号被盗了。近期,全国已发生多起类似的微信语音诈骗案件,在这背后似乎总是有着“山寨”微信的身影。

 

【事件经过】

使用微信时总弹出广告,不小心就点到不知名网站?微信官方客服表示,官方微信不会弹出广告。近期,已接到不少类似反馈,经核实,这些广告并非微信官方推送,而是由于加密网络传输协议被人破解导致。简单来说,就是被安装了山寨微信。

浙江省警方曾破获一起在“老人机”(操作简便、字体较大、功能简单,便于老人使用的手机)上预装假微信软件的案件。一家名叫鹈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两个合伙人和20多名工程师未经授权开发功能机微信软件,并将其植入“老人机”。该软件让超过1500万台“老人机”成为“肉鸡”,除了接收弹出式广告,账号还容易被盗取。该团队通过“后门”远程监控“老人机”状态,如果发现某账号久未使用就会将账号密码窃取,再将账号进行售卖。

目前,因这些“李鬼”软件而造成经济损失的案件已在全国多地“上演”。去年3月,腾讯安全联合团队配合浙江、湖南警方成功打掉国内首个集微信恶意注册、群控外挂、赌博于一身的黑产团伙,抓获了公司负责人、技术、运营者在内的52名犯罪嫌疑人,冻结资金8000多万元。

上海市闵行区去年6月份对某科技公司提起了公诉,原因是其制作了一批预装山寨微信手机,并以“微商手机”进行销售。微商通过该手机可以使用一台手机同时登录多个微信号,通过修改全球定位,伪装海淘假象等多种手段诱骗消费者购买产品。

据了解,一些不法软件开发者开发的山寨微信具有多种正版微信没有的功能,包括转发语音、红包秒抢、防止撤回、修改微信定位、一键克隆朋友圈等。

 

【法律分析】

山寨微信虽然相似,但是“李鬼”毕竟是“李鬼”,其危害用户的潜在的危险必然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山寨微信的恶意对微信程序进行修改,通过添加额外功能进行盈利行为涉嫌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侵犯著作权罪。

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音像、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出版他人享有独占出版权的图书,未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音像制品,制作、展览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何避免微信被骗?】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自己被山寨微信欺骗呢?

自己不使用是一方面,同时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遇到微信好友借钱的情况,最好能通过电话或视频确认。

向不能确定真实身份的好友转账时,可将到账时间设置为“2小时到账”或“24小时到账”,以预留处理时间。
提高信息安全意识,不要轻易透露微信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允许陌生人“查看最多十张照片”功能必须关掉。

4、养成设置好友备注的习惯,帮助辨别“克隆”好友。

 

其他法律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