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法律服务网 > 法律资讯 > 职场性骚扰如何维权?

职场性骚扰如何维权?

2021-08-11 法律服务网 1097

近日,“阿里女员工被性骚扰事件”引发热议,职场性骚扰再次引发关注。法律上是如何定义性骚扰的?性骚扰将面临哪些处罚?可以要求赔偿吗?职场性骚扰用人单位要担责吗?

【案情简介】

阿强和小芳在同一公司同一部门上班,可没想到表面上正常的阿强背地里多次性骚扰小芳,小芳多次向公司反映后阿强并未改正,小芳忍无可忍选择报警。报警后,公安机关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给予阿强行政拘留7日并处罚款200元。

法院审理查明,阿强通过频繁拨打小芳电话、不断发送言语低俗下流、黄色暴力的骚扰微信、短信,甚至采取偷窥、尾随小芳等方式对其实施性骚扰。小芳忍无可忍后将此事向公司反映,经公司领导要求,阿强写下保证书。可随后阿强并没有遵守保证书内容多次骚扰小芳。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阿强在违背原告小芳主观意愿的情形下,以发送淫秽性短信的方式,侵害小芳的人格利益,对小芳身心及家庭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损害。产生了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误工费等损失,精神受到伤害。被告应赔偿小芳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9.8万余元,并书面赔礼道歉。

【律师说法】

性骚扰是指违背他人意愿,以语言、文字、图像、电子信息、肢体行为等形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按照法律规定对妇女实施性骚扰或者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受害人可以提请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除此之外法律也明确的规定了企业的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企业在防范“职场性骚扰”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预防和制止对妇女的性骚扰。

【律师提醒】

遭遇职场性骚扰,当事人应当及时保留短信、微信、通话记录等相关证据,可向用人单位反映,公安机关报警,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 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条 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受害妇女有权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对妇女实施性骚扰或者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受害人可以提请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五款规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猥亵儿童罪】以暴力、胁1653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版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权

 

其他法律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