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9 法律服务网 1260
见死不救构成犯罪吗?
【律师说法】
见死不救是否违法需要区分具体情况。一般情况下,“见死不救”是道德范畴内的事,当事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对于负有法律救助义务的人员,见死不救是违法的,甚至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哪些情况有救助义务:
①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比如警察执行公务中保护公民的财产、人身安全的义务;
②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如医生负有抢救病危病人的义务;
③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比如说受雇为他人照顾小孩的保姆负有看护小孩,使其免受意外伤害的义务;
④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比如交通肇事把人撞伤了,就有把人送到医院救治的义务。
【小律提醒】
在我国法律中,没有“见死不救”罪,也没有与“见死不救”相对应的罪名。但对于法律设定了其应当承担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行为人又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性而未履行,属于作为义务的见死不救,行为人的行为就是触犯刑法,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一条 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第二十七条 对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公众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