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法律服务网 > 法律资讯 > 网络募捐的大发展与小困境

网络募捐的大发展与小困境

2018-04-17 法律服务网 1809

近年来,网络募捐迅猛发展。

16年的一篇《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在朋友圈疯转,短短一个晚上,收到打赏善款逾百万。

朋友圈时常会看到转发“轻松筹”等筹款平台的链接,病患都是转发者的熟人甚至是亲朋好友。

17年七夕刚过,腾讯公益平台的“小朋友画廊”,通过一元认购特殊人群的电子画作,活动进行5个小时,筹得善款1500万。

支付宝的“爱心捐赠”结合了“蚂蚁庄园”之后,几个筹款项目的成功时间都大大缩短。

互联网轻轻推倒了慈善的藩篱,公益成为了每一个人都能接触的事情。人人都可以做帮助别人的人,人人都可以成为被帮助的人。

然而,在网络募捐平台,真伪信息难辨,诈捐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一次次透支着社会爱心,也对网络募捐平台监管提出挑战。

媒体报道近日河南省一对夫妻以3岁女儿患病为由发起网络募捐,但这对夫妻拿到捐款后并未及时送孩子就医,而是在相关部门督促下才将孩子送去医院。

2016年1月, “知乎女神”童瑶炮制“鸡汤文”,又注册另一账号扮演患病女大学生“ck小小”,然后上演起双簧苦情戏,骗到15万余元爱心款。被网友拆穿身份后,选择投案自首。

17年12月份“同一天出生的你”网络募捐扶贫助学活动,按照设计网友会收到一位与自己同天生日的贫困儿童,鼓励其捐款一元,但中途发现部分儿童资料存在矛盾。

互联网募捐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募捐,一种是平台募捐。诈捐事件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募捐信息作假;二是善款未专款专用。

自2016年9月1日《中国慈善法》颁布以来,民政部已经通过了首批13家慈善互联网募捐平台,这些平台拥有成熟的运营机制,受助者的项目不定期反馈,也可以追责。罗一笑捐款事件中以微信打赏的方式筹到的款项,是不是直接进入受捐人的账号,能不能保证“救命钱”的慈善性和最大利用,都属于监管的“灰色地带“。个人求助募捐,原则上属于个体之间的民事法律行为,也容易陷入诈捐的漩涡。童瑶和河南这对夫妻便暴露了个人私下募捐在捐前审核和捐后监管的问题。

平台募捐方式也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借助募捐平台筹款,如“轻松筹“,另一种是基金会和平台合作开展公益项目,如”小朋友画廊“和”同一天出生的你“。

慈善组织和公开募捐平台的合作,无疑是公益事业发展的催化剂,它将效率和爱心结合在了一起。

为规范网络募捐运转,民政部于2017年公布了《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和《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两项推荐性行业标准。

两项行业标准明确规定,在平台上进行募捐的主体应是获得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其他组织、个人包括平台本身没有公开募捐资格。

平台不应为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个人提供公开募捐信息发布服务。公开募捐信息不应与商业筹款、网络互助、个人求助等其他信息混杂。

个人为解决自己或者家庭困难,提出发布求助信息时,平台应有序引导个人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对接,并加强审查甄别、设置救助上限、强化信息公开和使用反馈,做好风险防范提示和责任追溯。

回看“同一天生日“筹款活动,站在法律的角度,尽管慈善组织的公募资质以及公募备案都很完备,但互联网筹款的平台资质还是出现了问题。

《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规定“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活动的,应当在民政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公开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时在以本慈善组织名义开通的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移动客户端等网络平台发布公开募捐信息。”

但是此活动的互联网平台­——零分贝,并不在民政部首批公布的十三家指定慈善募捐信息发布平台名单当中,因此零分贝涉嫌违反《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中有关“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应当依法由民政部指定”的规定。而组织公益项目的爱佑未来基金,违反了《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有关“未按照募捐方案确定的时间、期限、地域范围、方式进行募捐的”规定。

网络募捐更易产生“诈捐“,是因为求助信息的真实性难以验证,因此互联网平台必须严格把控审核的关卡,这些平台之所以能展开规模,就是有深厚的信用度为背书。根据首批12家互联网募捐平台发布的2017年年度运营报告,平台合作公募慈善组织数量偏少,但是筹款额已经不容小觑。

当然,在“诈捐“的界定上衍生出来另一个伦理问题。”走投有路“的人募捐,就是骗人的吗?

“你还有钱去XXX怎么看病就没有钱了?”、“你为什么不把房子车子都卖了跟亲戚借完再来问我们要钱?”、“这世上比你们惨的人那么多凭什么给你们?”...

当一个看起来生活还留有余地的人跳出来说“请帮助我“时,很多人会表示不理解,甚至愤怒,认为是利用不幸来圈钱。但你不知道那套房子也许是三代人唯一的住所,车子是为了载孩子看病方便一点,生活的困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文明向前走的路上,我们不仅要愿意去帮助一些人度过他们的困难,我们更愿意帮助一些人,体面地度过他们的困难。救苦救难、雪中送炭,这些都是特别棒的品质,但是锦上添花、成人之美也是特别棒的品质。可能平时你过得比我还好一点,高一点,但是你现在遇到困难了那我就搭把手帮你一下,谁没有遇到困难的时候。

我们当然希望这个世界上没有走投无路的人,但我们也可以成为走投还有路的那个人多出来的一条路。

如果我们无法相信自己的判断,也无法相信求助者的真实,不如就把专业的东西交给专业的机构,机构具有更成熟和专业的运营机制,也能作出更符合需要的选择。慈善是人性的释放,也是社会的一剂良药。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

其他法律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