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4 法律服务网 1291
ETC,指高速公路或桥梁不停车自动收费。近年来,随着ETC的应用,针对ETC用户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最常见的一种就是伪装成ETC中心或交管局发送诈骗短信,目前此类“钓鱼”短信的关键内容主要有三个:ETC即将失效或异常;务必立即点击网址更新信息或解除禁用;否则永久禁用。
据悉,此类诈骗一般分为三步:
1.假冒“高速ETC”、“交管局”或“交管12123”,群发诈骗短信,利用“ETC过期认证、系统升级、失效激活、卡被停用、卡被冻结”等借口诱导用户点击含有木马病毒的网站或钓鱼网站来解冻,或是在短信里要求用户关注指定的“微信公众号”,之后再引导操作。
2.用户进入到一个与官方网站十分相似的“钓鱼网站”里,在这个页面内虽然可能设了许多个板块,但无论用户点击哪个,进入到的二级画面都需要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支付密码、账户余额等个人信息。
3.提交个人信息之后,诈骗分子会发送一条验证码,告知用户将验证码输入后即可等待解禁。诈骗分子获取到最关键的“付款验证码”,才能真正把钱转出。
【如何防范】
尽量不点短信里的链接,任何要求填写个人信息甚至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的短信链接基本都是骗局。
如果收到短信担心ETC确实有异常,可以找官方核实,比如拨打银行和ETC客服电话、登录官网,或直接去银行、ETC客服中心查询和办理ETC业务。
【小律提醒】
小伙伴们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任何事情找官方,不要听信电话和短信。
【法律适用】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公众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