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1 法律服务网 508
【律师说法】
1、法院如此判决的原因
该案法院判决成立交通肇事罪,关键原因在于被害人死亡时间无法确定。根据刑法的规定,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并导致实际危害结果之间要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第一个交通肇事行为和后面的抛尸行为无法确定哪个行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按照案情存疑需作出有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 那么就要把被害人死亡结果归咎于交通肇事行为导致的,因此行为人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成立交通肇事罪,后续的抛尸属于事后不可罚行为。
2、交通肇事罪转化为故意杀人罪情形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1)行为人交通肇事后,明知被害人已经重伤,不及时抢救可能导致死亡,为逃避罪责,希望或放任被害人死亡,因而逃逸,致使被害人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
(2)肇事行为人明知被害人挂附在车辆上,继续行驶极有可能导致被害人死亡,但为逃避罪责驾车拖挂被害人逃逸,从而致被害人死亡;
(3)肇事行为人明知被害人不经紧急救治极有可能死亡,而将其转移至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隐藏或遗弃,从而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抢救而死亡。
(4)交通肇事后,肇事行为人明知被害人并未死亡,但为逃避罪责而倒车轧辗被害人或者将被害人转移至偏僻的地方掩埋,从而致被害人死亡的。
3、如何从法律的角度看待此事
从刑法规定上看,故意杀人罪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主观上为故意,法定最高刑可以到死刑;而交通肇事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致一人死亡属于构罪情节,主观上为过失,法定最高刑可以到有期徒刑15年。
两罪保护的法益不同,法律对其打击的力度也不一样,按照社会一般人的立场来看,故意杀人罪是重罪,交通事故罪相比较来说属于轻罪,两个罪的行为结果造成的社会影响也不一样,基于此案件产生了判决结果和公众期待的差距。
【小律提醒】
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2)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3)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法律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公众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