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法律服务,为您保驾护航

汇聚全国优秀律师团队,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文书拟定、风险防控、案件代理等全方位法律服务

关于“侵权抗辩”的知识匹配结果

为您找到 403 条相关知识内容,按照相关度排序

全部
常见问答
实务文书
律师解读
法律法规
经典案例
法律产品

常见问答

查看更多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赔偿额如何确定?

    问:A公司假冒我公司的注册商标,给我公司造成了巨额损失。请问我公司可以要求A公司支付的赔偿费该怎么计算?     答:您好,根据《商标法》(2013年)第六十三条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为贵公司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如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则为A公司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如上述两项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如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法院可以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三百万元以下的赔偿。但是,如果A公司以贵公司未使用注册商标提出抗辩的,法院可以要求贵公司提供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该注册商标的证据。贵公司不能证明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过该注册商标,也不能证明因侵权行为受到其他损失的,A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服务网 2018-01-03
去年3月份在公司离职,公司内账很混乱,报销也没下来,第三方去公司要账,公司推责任给我,怎么办?

问:去年3月份在公司离职,公司内账很混乱,报销也没下来,第三方去公司要账,公司推责任给我,怎么办? 答:您好,公司自身的财务状况不能够对员工的工资请求形成合理的抗辩,员工可以去申请劳动仲裁。可以根据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要求对方履行合同或者给与相应的补偿。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是起计算。也就是说,您在办理离职后申请仲裁是没有问题的。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法律服务网 2024-03-31

实务文书

查看更多

...未落入 涉案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 5. 是否主张现有设计 抗辩 否□ 是R 事实与理由:被诉侵权技术方案与现有设计相同。 ...6. 是否主张合法来源 抗辩 否□ 是R 事实与理由:被诉侵权产品具有合法来源。 7. 其他抗辩事由 否R 是□ 事实与理由: 8. 证据...

2025-10-10更新

...实与理由: 5. 对被诉侵权行为发生 的时间、地点有无异议 无☑ 有 □ 事实与理由: 6. 对其他请求有无异议 无☑ 有 □ 事实与理由: 7. 有无合法来源抗辩等 免责 / 减责事由 无...

2025-10-10更新

...□ 是□ 事实与理由:(概述被诉侵权产品与现有技术的对比分析结果) 7. 是否主张合法来源 抗辩 否□ 是□ 事实与理由: 8...术的对比分析结果) 7. 是否主张合法来源 抗辩 否□ 是☑ 事实与理由:被诉侵权产品具有合法来源。 … …。 8. 对赔偿数额和...

2025-10-10更新

律师解析

查看更多

经典案例

查看更多
经典案例

​上海环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广东法瑞纳科技有限公司等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案

...的合法来源抗辩成立,但合法来源抗辩仅是免除赔偿责任的抗辩,而非不侵权抗辩。合法来源抗辩成立,并未改变使用被诉侵权产品这一行为的侵权性质,而维合理开支系基于侵权行为而发...

2023年05期 查看详情
指导案例

苏州工业园区新海宜电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诉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华发科技有限公司侵犯专利权纠纷案

...现有技术抗辩能否成立进行审理。现有技术抗辩是指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以其实施的技术属于现有技术为由,对专利侵权指控的不侵权抗辩事由。通常...情况下,被控侵权人进行现有技术抗辩,只能...

2010年10期 查看详情
指导案例

上海全能科贸有限公司诉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案

...的保护范围。三、原告全能科贸公司的现有技术抗辩不成立。原告为证明涉嫌侵权产品是依据现有技术生产的,在专利行政程序中递交了44份专利文件资...”而取得的、上诉人的产品也是根据“现有技术”生产的,以此作为其不构成侵权抗辩理由。上诉人在行政处理程序和原审诉讼程序中分别提供了44份和23份...

2011年01期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