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 1831 条相关知识内容,按照相关度排序
问:一个年纪大的妇女工地上突发疾病,用人单位需要承担责任吗? 答:您好,突发疾病的情形,只有符合(1)在工作时间内;(2)在工作场所内;(3)突发疾病死亡(突发疾病”包括各类疾病)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三个要件同时具备,才能视同工伤。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问:2012年4月,我儿子在下班坐车时,突发心肌梗死,被送去医院已来不及了。单位说这不是工伤,只赔了七万块钱。请问我儿子的这种情况是否属于工伤? 答:您好,不属于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上下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可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可视同工伤。您儿子系突发疾病死亡,但不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因此不能算工伤,无法享受工亡补助,只能按因病或非因工死亡来处理。
认定为“视同工伤”可以享受和工伤完全相同的待遇。不同于典型工伤认定的“三工原则”,视同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主要有四类情形: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种情形下,认定视同工伤的关键点在于以下三点: 1. “工作岗位” 的界定:实务操作中一般认为只要突发疾病时,员工所从事的活动与工作职责、单位利益相关,即可认定为“工作岗位”,而不必拘泥于具体地点。家庭办公室、出差途中、工作间隙的短暂休息等都可能被认定为工作岗位的合理延伸。 2. “突发疾病”的界定:基于法律条文并未要求疾病与工作有关,实务操作中一般认为只要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的疾病都符合条件。但若证据显示疾病是长期累积、缓慢加重并在非工作场合爆发的,则可能不被支持。 3. “48小时”的起算与终止:起算时间在实务操作中一般认定为从医疗机构初次诊断的时间开始计算。如果从家中送往A医院,再转至B医院,通常以A医院的初次诊断时间为准。终止时间在实务操作中一般采用临床死亡标准。一旦超过48小时,即使之前已脑死亡,也极难被认定为视同工伤。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 在实践操作中对此条的认定通常比较宽松,只要是出于维护国家或公共利益的目的,无论是否由单位组织,一般都会被认可,关键在于有证据证明其行为的性质。 三、因工外出期间受伤/失踪:在实务操作中只要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员工完全是在办理与工作无关的纯个人事务时受到的伤害,一般会倾向于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四、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在实务处理中相对较少,主要争议点在于“旧伤复发”与新伤之间的因果关系鉴定。 律师提醒:当发生视同工伤情形时,第一时间固定关键证据。突发疾病情形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保留通话记录和出车单。务必让医生在病历上清晰、明确地记载发病地点、时间、症状,特别是要写明“在工作时/工作岗位上突发”。 因工外出情形应保留出差审批单、车票、住宿发票等,证明外出属公务性质。抢险救灾情形应寻找目击证人、报警记录、媒体报道、相关单位出具的证明等。
...车不喝酒。酒驾属于违法行为!那家里孩子突发疾病,酒驾送去医院违法吗?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一天夜里孩子突发疾病,因为住的偏远山区家里没人开车,救护车...
阅读全文...一项直接程序违法(《行政处罚法》第41条)。第四招:紧急避险盾牌!救护车挡道、突发疾病等特殊情况,用行车记录仪+医院证明主张紧急避险免责(《刑法》第21条)。第五...
阅读全文...依据和申诉渠道,缺一项直接程序违法。第四招:紧急避险盾牌!救护车挡道、突发疾病等特殊情况,用行车记录仪+医院证明主张"紧急避险免责"。第五招:隐身杀手...
阅读全文...2014年10月13日提出申请,称吴亚海于2013年12月23日在工作中突发疾病,于2013年12月24日因抢救无效死亡,要求认定工伤。普陀区人...,“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本案中,依据普劳人仲...
...公司停止运行的情况”。同年11月16日,心血管医院向锦程公司发送了“关于省心血管疾病医院及老年养老、康复中心项目终止实施解决善后工作函”,函告...合资公司运作的实际需要分阶段注入资金。同年9月下旬,心血管医院突然口头告知寰能公司土地使用权无法办理、合作项目停止运作。2008年1月...
...,住北京市朝阳区金兴路。 原告唐某因与被告李某某、唐某乙发生法定继承纠纷,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唐...某甲父母均早已去世。唐某甲于2011年9月16日在外地出差期间突发疾病死亡,未留下遗嘱。 2010年10月2日,唐某甲与被告李某某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