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 10708 条相关知识内容,按照相关度排序
问: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是怎样界定的? 答:您好,我国《专利法》第六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 (1)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的发明创造; (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做出的发明创造; (3) 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包括临时工作单位;《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问:你好,我想了解一下专利权 商标权 著作权是什么意思? 答:您好,(一)专利权 1、专利权的定义:专利权是依法授予发明创造者或单位对发明创造成果独占、使用、处分的权利。 2、专利权的主体:有权提出专利申请和专利权,并承担相应的义务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3、专利权的客体: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4、专利权人的权利:独占实施权、许可实施权、转让权、放弃权、标记权。 5、专利权人的义务:实施专利的义务、缴纳年费的义务。 (二)商标权 1、商标权的定义:商标,是为了帮助人们区别不同的商品而专门有人设计、有意识地置于商品表面或其包装物上的一种标记。商标权是指商标使用人依法对所使用的商标享有的专用权利。 2、商标权的主体:申请并取得商标权的法人或自然人。 3、商标权的客体:经过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受商标法保护的商标,即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 4、商标权人的权利:使用权、禁止权、转让权、许可使用权。 5、商标权人的义务:保证使用商标的商品质量、负有缴纳规定的各项费用的义务。 (三)著作权 1、著作权的定义:著作权,也称版权,是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按照法律享有的对自己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的专有权。 2、著作权的主体:指著作权所有者,即著作权人。包括作者、继承著作权的人、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国家。 3、著作权的客体:指受著作权保护的各种作品。可以享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涉及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它是由作者创作并以某种形式固定下来能够复制的智力成果。 4、著作权的权利: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财产权包括使用权、获得报酬权。
问:我公司自2004年开始生产某小型按摩仪,主要在我市销售,但是一直没有申请专利。2009年的时候,邻市有一家公司对该按摩仪申请了专利,并在去年被授予了专利权。之前我们公司向人咨询过,认为我公司是先用权人,可以在我们市继续使用该技术。今年年初,我公司因为经营范围调整,不想再从事按摩仪的生产,所以准备将这个技术转让给我们市里的另一家公司,但是邻市的公司却说我们不能转让。既然我们能使用,为什么不能转让呢,请问法律是否允许我公司转让这个技术呢? 答:您好,虽然《专利法》第69条确实规定了先用权人可以在原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他人获得专利权的技术,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条也明确规定了,先用权人在专利申请日后将其已经实施或者做好实施必要准备的技术或者设计转让或者许可他人实施的,被诉侵权人主张该实施行为属于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实施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该技术或者设计与原有企业一并转让或者承继的除外。因此,作为先用权人,贵司可以在原有范围内制造、使用他人获得专利权的技术,但是除非贵司整体被转让或者出现他人承继的情形,否则贵司不能够将该技术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
...)因与被告广东南海市金昌陶瓷辊棒厂(以下简称金昌厂)发生非专利技术秘密侵权纠纷,向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诉称...密期15年。后来我所虽然将其中部分技术申请了专利,但专利申请文件未涉及的内容和专利申请日以前的专利技术,仍属技术秘密,任何人不得侵犯。1992年初,我所...
...且目前从公共渠道不能直接获得的一种技术方案,属于非专利技术,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的保护。技术合同法第六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王财茂从调解之日起,停止侵害原告玻璃厂“钢衬玻璃防腐管件”非专利技术所有权的一切行为。二、由3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万元。其...
...年6月23日授予其专利权,专利号为85101517。该发明专利经中国专利局审定后的权利要求有14项。其独立权利要求中披露的主要技术构成为:一种惰钳式...思维劳动才可能获得。因此,该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是非显而易见的。第二,结合“惰钳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