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法律服务网 > 法律资讯 > 遏制你因为恶趣味而造谣诽谤的心,会触犯刑法

遏制你因为恶趣味而造谣诽谤的心,会触犯刑法

2021-01-19 法律服务网 1524

杭州的吴女士在去快递点取快递时,被快递点隔壁店铺的老板郎某偷拍。后郎某与其朋友何某在对视频进行恶意篡改并私自编写微信对话的情况下,把受害人吴女士描述成了一个不甘寂寞独自在家带娃的“女富婆”、先后两次勾引快递小哥的“风骚少妇”。然后就是“香艳剧情”在网上发酵,不明真相的网友写下不堪入目的留言,邻居、朋友、同事议论纷纷,再然后就是丢了工作、找新工作被拒、患上抑郁症……她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明明什么都没有做,怎么就在一夜之间遭此劫难?

捏造他人出轨的事实,并到网上散播谣言可能涉嫌什么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郎某与何某捏造他人出轨的虚假事实,并将该虚假事实发布到网上,属于“明知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严重的,涉嫌触犯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诽谤罪,将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其他法律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