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法律服务网 > 法律资讯 > 跳槽的法律风险

跳槽的法律风险

2022-06-09 法律服务网 1011

劳动者跳槽会有哪些法律风险?

【律师说法】

如用人单位违法在先(例如: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拖欠劳动者工资等)劳动者被迫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立即辞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

在用人单位没有法定过错的情形下,劳动者应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给劳动者结清工资并且办理离职手续,不需支付违约金。但是单位为你提供了培训并约定了服务期及劳动合同约定了保密条款的除外。如果未提前30天通知单位解除合同,私自离岗,给单位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违法辞职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该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劳动者承担。

【小律提醒】

劳动者提出辞职时,需要注意是否与用人单位签订过专项技能培训协议。如果签订过,那么需要看一下离职时是否在双方约定的服务期限内。违反竞业限制条款及服务期约定的用人单位是有权要求劳动者赔偿的。

【法律适用】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三十六条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九十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其他法律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