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签订固定总价合同后,如何让闭口变“开口”?
通过分析图纸、利用价格调整因素及会议纪要等方式,使固定总价合同实现灵活调整。
如果招标文件和施工承包合同约定,材料涨价的风险全部由承包人承担,承包人有何办法?
当合同约定材料涨价风险由承包人承担时,若超出行业惯例比例,可依据《民法典》请求变更或撤销合同。
承包方如何通过《施工承包合同》的“限权条款”,对工程挂靠行为进行风险控制?
通过在《施工承包合同》中设置限权条款,承包方可有效控制工程挂靠带来的风险,如限制项目章使用、禁止现金支付及要求加盖公章进行结算。
如何防止发包人以“挂靠”为理由解除施工总承包合同或请求确认合同无效?
防止发包人以‘挂靠’为由解除合同或确认无效,需禁止挂靠行为,规范公司管理,聘用挂靠人并签订合同,实施真正项目管理。
因资质问题而导致合同被认定无效,哪几种情况可以补正?
未取得建筑施工资质但在工程竣工前取得相应资质的合同可认定有效,资质分为三个序列和多个等级,未取得资质的单位只能获得初级资质。
发包方指定承包方签订分包合同,该如何处理?
处理发包方指定承包方签订分包合同时,需明确管理权利、价款结算、工期责任和质量责任。
发包人的“协助义务”,能否在《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确约定?
发包人的协助义务可依据法律、合同约定及行业惯例确定,为避免争议,应在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
承包人如何签订固定总价合同?
签订固定总价合同时应明确价款调整因素,并以施工图为报价基础,避免使用可能变动的扩初图。
发包方要求“带资”和“垫资”,如何签订风险控制条款?
发包方要求带资或垫资时,应明确利息、付款时间及风险转移措施,以降低财务风险。
经过公开招标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后,如果出现需要变更工期、工程造价等条款的法定事由,后续的补充协议是否需要后续备案?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后,如需变更工期或造价等条款,补充协议需备案,否则可能被认定为‘黑白合同’引发争议。